二〇〇八年
日期:2013-04-28 / 人气:/ 来源:
1月 学会办事机构进行了民主测评,对部门领导进行了重新聘任。
1月4日 2007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在京召开。
1月26日 福建省航空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厦门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50多人,分别来自福建航空航天各个领域,包括高等院校、航空维修、机场等企业及空军部队等。
1月29日 学会第七届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委员会主任副理事长杨育中主持,副主任周俊、夏群林及委员或委员代表6人到会。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松及国际联络部工作人员列席会议。
1月30日 2007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终评会在北京召开,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主任顾诵芬院士主持。评审委员会6位成员和学会邀请的3位专家参加评审会。经评审对报奖项目进行打分评价,根据打分统计结果,讨论确定了入选奖励的公示项目名单。
1月31日 在北京胜利饭店举行了2008迎春团拜会,学会新、老领导及专家朱育理、刘高倬、魏钢、顾诵芬等及学会部分理事、老同志、分支机构负责人、办事机构和期刊社同志120余人参加。
2月22日 “创新杯”第三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评审组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学会理事、北航教授武哲主持,大赛评委会聘请的10位专家出席会议。
2月25-27日 由学会主办,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一航特种所、美国雅奇公司承办,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08年大型商用飞机复合材料应用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国内外近1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2月29日 学会七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学会理事长刘高倬出席并主持了会议,副理事长刘大响、杨育中、范肖梅等学会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2月29日 “创新杯”第三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同时宣布大赛正式启动,学会理事长刘高倬、副理事长范肖梅、常务理事李文正及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出席。
3月12日 “霹雳杯—2008年国际少儿航空绘画比赛”全国评审结果在北京揭晓。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审,共评审出一、二、三等奖共97幅,各组别的一等奖共9幅将作为我国的代表作品参加国际航联的总评审。
4月6日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暨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审稿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胡海岩院士主持。
4月16日 “尖兵之翼—2008中国无人机大会”组委会筹备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学会理事长、组委会主任刘高倬主持了会议,中国一航副总经理、组委会副主任胡问鸣,组委会委员、空军装备部综计部副部长程皖民、中国一航科技部部长魏金钟、中航二集团无人机部部长王永生、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张聚恩、常务副秘书长吴松以及其他7位委员的代表共14人参加了会议。
4月19日 浙江省航空航天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五届一次理事会在杭州召开。全省共65位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4月21—24日 学会工作会在广西桂林市召开,学会秘书长张聚恩、常务副秘书长吴松等领导及各省(市、区)航空学会秘书长(或副秘书长)、专业委员会(分会)总干事或秘书、团体会员单位联络员及学会办事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共80多人出席了会议。
4月21日 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桂林召开。主任张聚恩,副主任吴松及委员出席了会议。
4月30日 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在北京联合启动了“全国旅客乘机知识大赛”。仪式邀请了中国科协科、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等领导,学会副理事长杨育中、常务副秘书长吴松出席了活动。中央电视台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中国航空报、航空知识等多家媒体到场。
5月14日 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在美国首都召开会议,听取ICAS2012(2012年国际航空科学大会)申办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申办陈述。应ICAS邀请,我会组成副理事长张彦仲院士为团长的3人申办代表团赴会申办,张彦仲副理事长代表我会做了陈述报告。
5月15日 四川省汶川发生“5.12”地震,学会办事机构响应号召,积极向灾区捐款。
5月 经过学会、航空学报编委会和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进入著名检索系统SCI。
6月3-5日 科普培训部在河北省香河市举办“2008年飞机发动机油液监控培训班”,来自航空工业、空军、海航、陆航等部门的40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6月18-20日 “尖兵之翼—2008中国无人机大会”在北京召开,组委会主任、学会理事长刘高倬,组委会副主任、副理事长、空军装备部部长魏钢,海军装备部副部长赵登平,组委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问鸣,总装军兵种部航空局总工程师张若平,组委会副主任、常务理事、空军装备研究院院长吕刚,大会副主席、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明,大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试验训练基地专家赵煦,组委会副主任、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孟祥泰,组委会副主任、理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朱荻,理事、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海军装备部航空装备科研订货部部长李和平,二炮司令部专装办副主任王平均,空军装备部综合计划部副部长程皖民,空军装备部科研订货部副部长李凡,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总装预研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树武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了大会。来自160多个单位的530余名领导、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4500余名专业人士参观了展览。大会共收录论文287篇,录用243篇。
6月18日 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学会理事长刘高倬,副理事长、空军装备部部长魏钢,学会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问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孟祥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朱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以及海军装备部副部长赵登平,总装军兵种部航空局总工程师张若平等领导出席仪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社会奖励处处长黄灿宏到场指导。
6月25-27日 由苏、陕、赣三省航空航天学会共同主办、江西省航空学会承办的航空工艺学术交流会在福建召开,来自院校、研究所、企业共9家单位的2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7月8-10日 青年科技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本届青年论坛在大飞机立项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员的关注与参与,参会代表达140余人,论坛共收到论文稿件128篇,体现了航空青年科技工作者渴望参与与交流的的热情。
7月16日 在北京召开由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学会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市、区)学会秘书长、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及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参加的会员工作座谈会。
7月20日 由江苏航空航天学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日本控制工程与设备学会、IEEE新加坡控制支部等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控制与测量国际学术会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国内外控制与测量学术界的40多位知名教授、专家参加大会,交流本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7月24-26日 与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联合举办了第15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NCCM-15)。本届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新机遇、新发展、国产化与国际化。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报告370篇,来自全国116个单位月500人参加了会议。
7月26日 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旅客乘机知识大赛”在北京圆满结束,学会杨育中副理事长、民航运输协会魏振中秘书长、学会吴松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质量协会马林秘书长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本次大赛历时3个月,参赛人员200万,职业涉及各行各业。大赛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科协、中国民用航空局的大力支持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质量协会的大力协助。
7月29-31日 直升机专业委员会第24届学术交流年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陆海空三军、民航、航空工业相关的院校、研究所、工厂和中外合资、民营企业、新闻媒体等26个单位共1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8月13日 学会顺利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总结验收答辩,得到了到场领导及专家的一致认可。
9月17-22日 积极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第10届中国科协年会,推荐了两位专家在 “汶川特大地震”专题会场上作专题发言,即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刘平主编报告“建立民航的航空救援系统”和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张广林研究员报告“灾害频发的我国呼唤直升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9月22-23日 第1届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与数字数字化设计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航空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科技委、学会等15个单位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9月15-18日 组团赴美参加第26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中国大陆有近20位代表参会,其中14位代表由学会组织。
9月28日 学会航空科普教育基地-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开馆,学会副理事长范肖梅,学会副秘书长、陕西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李楠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馆仪式。
10月8-9日 第2届中国航空武器装备试验与发展学术论坛在空军某基地召开。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公司、院所以及院校的31家单位共115名领导、专家学者、论文作者及相关单位代表出席了论坛。
10月20-21日 “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在位于革命老区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景区中心的井冈山饭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学会和西北工业大学承办,学会结构设计及强度专业委员会具体承办,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共50个单位的参会代表133人,收到特邀报告10篇,理论研究、工程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132篇。
10月20-21日 由上海市宇航学会、上海市航空学会、浙江省航空航天学会、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携手举办的“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分论坛”在上海举行。
10月24日 学会2008年度科学技术奖评审会在北京召开,评审会由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主任顾诵芬院士主持。共评出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缓评1项、不授奖3项,一等奖空缺。
11月4-9日 在珠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主办了“生命之翼—抗震救灾与航空装备展”,展览期间先后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及何为荣副司令、景文春副司令、芮清凯副政委等空军领导等领导先后莅临参观、题名,并亲切接见了空军、陆航和交通部救捞局的汶川救灾英雄机组。各有关部门、单位领导还有:空军装备部部长魏钢、政委刘绍亮,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及副总经理顾惠忠、李玉海,国家测绘局局长李维森,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我国第二代女飞行员刘晓莲,陆航装备局局长尤军,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刘高倬及副理事长张彦仲、王欣等前往参观指导。国内外观众6万多人前往观看,展览取得了圆满成功,产生巨大影响,得到航空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11月5日 “创新杯”第3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颁奖在珠海航展举行,学会名誉理事长朱育理、理事长刘高倬、赞助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杨伟的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了颁奖仪式。本次大赛共收到作品5000多幅,经过最终评审评选出专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33名;业余成人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优秀奖41名;业余少年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1名;最受公众喜爱奖1名。
11月7-8日 与珠海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在碧水蓝天间和梦一起飞”2008年中国第四届高台人力飞行大会在珠海圆明新园举行。本届大赛是第七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是一场高水准、高层次的赛事,同时也是本届航展后期一场吸引观众眼球的精彩压轴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珠海电视台对本届大赛进行了现场直播,让亿万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分享着飞行的乐趣。本届大赛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凤凰卫视、翡翠台、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广东卫视、山西卫视、中国黄河电视台等电视台进行转播;央视国际、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科协网等多个门户网站视频直播,以及数百家网络及平面媒体的报道与转载。
11月12-16日 由学会主办,浮空器分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协办,航天科工集团068基地承办的“2008年中国浮空器大会”在长沙举行。来自总装、空军、海军、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业企业的代表和法国、俄罗斯、奥地利的专家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11月18日 “2008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讨论会”在北京巴渝宾馆召开。来自航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近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包括张彦仲、张福泽、崔尔杰3位院士等国内航空界知名专家。
11月26日 《航空知识》创刊50周年招待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胜利召开。学会理事长刘高倬、副理事长范肖梅、副理事长刘大响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徐惠彬以及军队部分老领导、航空航天部门部分老领导、期刊社和学会工作人员出席了招待会。会上学会向《航空知识》颁发了最佳杰出贡献奖,以表彰《航空知识》50年来在航空科普事业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12月15-16日 七届九次常务理事会及七届五次理事会在北京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召开。理事长刘高倬、副理事长刘大响、杨育中、范肖梅、胡海岩,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张聚恩及学会常务理事(含常务理事委派的代表)出席了两会。学会副秘书长、办事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列席了两会,省市学会秘书长、专业委员会(分会)总干事及部分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列席了理事会。常务理事(含常务理事委派的代表)29人出席七届九次常务理事会,理事(含委派代表)134人出席七届五次理事会。
(编辑:聂荣)
-